- 营销热线:010-56129251
- 营销热线:18600271923
NEWS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虫害知识
蚊类生态与防治--蚊类防治(二)
发布时间 : 2017-06-05 13:35:51
蚊虫的孽生都离不开水,加之蚊虫的繁殖数量大、周期短,因此蚊类防治的基点始终是围绕如何控制、消除孽生地展开的。一般药物消灭成蚊只是辅助性的措施。
室内滞留喷洒
并非要将室内所有墙壁表面作持效卫生杀虫剂滞留喷洒处理,滞留喷洒的部位只限于蚊类经常栖歇的部位。有些蚊种栖息在天花板或墙壁的下半部或上半部,有些在家具背面,有些在走廊或屋檐,有些在积水容器周边,有些常停歇在蚊帐、帘帷上,需要现场观察确定施药部位。窗户常是蚊类出进室内的必经通道,对窗帘作滞留喷洒处理是必要的。采用持效安全的卫生杀虫剂浸泡蚊帐,可视为一种特殊的滞留处理,效果常常很好,因为蚊类吸食人血前后均在蚊帐上停歇。
适于作滞留喷洒的卫生杀虫剂
作滞留喷洒的化学杀虫剂,必须对人畜安全、有较长的滞留持效,对蚊类的驱避性要低,蚊类对药物敏感,并且不影响美观,不损坏物品。滞留喷洒也可用于灭蝇、灭蟑螂。选用杀虫剂时,必须注意其剂型和浓度。乳油、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等,均可选作滞留喷洒使用。
防治效果影响因素
影响滞留喷洒效果的常见因素如下:
1、杀虫剂种类与媒介昆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拒避性不同种类的媒介昆虫对同一杀虫剂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种类不同亚种的媒介昆虫对同一杀虫剂的敏感性往往也有差异。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防治对象来选择,要避免使用防治对象已产生较高抗性的杀虫剂。
有些杀虫剂尽管对媒介昆虫有很高的生物活性,但同时媒介昆虫对其有拒避性。这种拒避性缩短了媒介昆虫与杀虫剂接触的时间,从而可能影响毒杀效果。
2、 施药剂量影响滞留喷洒效果,剂量不足杀虫效果降低,残效期也因之缩短。但剂量与效果、残效并不成正比,过大提高剂量并不适宜。
尽管乳油、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均可作为滞留喷洒剂,但其应用场所和效果有所不同。乳油应在外环境中使用,室内使用会因溶剂挥发而危害人体。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均可在室内使用,且悬浮剂的药粒更细,药效更好且较卫生,是一种适于滞留喷洒的好剂型。
3、受药面的吸水性、光洁度等物理特性影响施药剂量,对吸水性小、表面光滑的物体,应适当减少药物稀释倍数,即使施药量少但单位面积的药物有效成分足够;吸水性强、表面粗糙的物表,易于滞留足量的杀虫剂。此外,有些杀虫剂在碱性条件下,其有效成分会受到破坏,此时应适当增大施药量,以保证物表上滞留足够的杀虫剂有效成分。
实施滞留喷洒,一定要依据防治对象的栖息、停歇、取食、取水等行为特征,将药物施在关键的部位,并且施药量要足。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空间喷洒
适于作空间喷洒的杀虫剂
可选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或国内合法登记的杀虫剂作超低容量喷雾或热烟雾空间处理,杀灭成蚊。
施药程序
可采用手提式或车载式超低容量器械开展室外空间处理。应当打开房屋的门窗,使杀虫剂最大限度地透入房间。在狭窄的城区,可以用便携式超低容量器械进行室内或室外处理。用手提式或车载式热烟雾机可作热烟雾处理。
施药频率随靶虫种敏感性和环境情况而变。当气流速度低于10公里/小时并且存在逆温时,应当进行热烟雾和超低容量施药。施药还应当与靶虫种的活动一致,杀灭按蚊或库蚊通常在清晨或黄昏施药,杀灭某些伊蚊在白天施药更合适,尽管热对流可能使得雾粒很快消失。施药时户内应有人停留,如果在户外喷药,则要打开门窗。
用手提式超低容量器械和热烟雾机进行室内处理,对埃及伊蚊特别有效。这决定于其栖息特性,并且在车载式器械受到限制时是惟一选择。车载式器械应当在侧风方向以5-15公里/小时速度行驶,以使烟雾或弥雾与行驶方向呈直角漂移。气溶胶覆盖约60-90米宽。施药量变化很大,从每小时几升到几百升,这取决于喷雾车行驶速度、所需活性成分的剂量及所用制剂的浓度。
蚊类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杀虫剂使用量、雾滴大小和渗入室内,均对这种方法的效果起决定作用。杀虫剂对室内的渗透取决于房屋结构、喷雾期间门窗是否打开,以及在车载式施药时街区的形状及车辆的行走线路。
室内预防措施
大环境中的蚊类不可能灭绝,但在室内创造无蚊的环境是完全可能的。首先应该清除各种容器中的积水,防止蚊类孳生;安装纱门纱窗阻止蚊类飞入;车间、仓库、公共场所出入口最好安装风帘(一定要在PCO专业人员指导下安装),如果安装塑料条帘,效果可能要差一些;室内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安装灭蚊灯。采取以上措施,不用药物或少用药物也能达到防治蚊类的目的。
维诺康具有国家PCO有害生物防治服务机构A级资质证书,是北京市爱卫会和疾控部门批准的专业杀虫公司,是及灭蚊蝇、灭蟑螂、灭老鼠等各项消杀服务为一体的专业杀虫公司。维诺康采用的灭蚊蝇药物科学环保无公害。
北京维诺康专业除虫公司,免费为您解答各类除虫相关问题。咨询热线010-56129251
特别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及时告知,经核实后删除。